近日,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公室接到一通特殊的感谢电话。“多亏了你们学院朱崔鹏、袁龙同学的全力帮助,让我们养猪场内8000头的生病仔猪都恢复了健康,体重还涨上去了,保住了我们的‘饭碗’,实在太感谢了!”
团队成员对断奶仔猪开展饲喂实验。扬州大学供图
仔细询问下才得知对方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众鑫养猪场的负责人之一杨燕。挽救了她的仔猪的是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项科创成果。
科创成果“药到病除”
2020年11月起,南通市如东县众鑫养猪场内的仔猪频繁出现断奶腹泻问题,30千克以下的仔猪发病率达到19.7%,死亡率达到7.3%,心急如焚的她立刻求助了当地农业部门。
在当地技术员的牵线搭桥下,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朱崔鹏、袁龙两位同学在科创项目负责教授蔡德敏的指导下承担了“技术顾问”的角色,从饲料配方入手为患病仔猪“诊断开方”,并无偿提供体温无线扫描检测等服务,成功帮助该养猪场仔猪患病率下降10.97%,平均增重0.51kg,增收近184万元。
据介绍,该团队所开的这张“药方”是一项最新研发的科创成果。他们将一种从应激耐受动物体内分离出的约氏乳酸杆菌N5制作成冻干添加在饲料中,配合口服灌胃处理,对改善仔猪断奶腹泻等疾病起到了“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全面“替抗”下的研究热点
仔猪断奶腹泻是养猪场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每年因仔猪断奶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亿元,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
团队负责人朱崔鹏向记者介绍,仔猪阶段是整个猪养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在断奶期间,仔猪很容易受到应激,从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和其他疾病,猪后期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因此,预防仔猪断奶腹泻对于保障仔猪健康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养猪场往往会选择利用抗生素治疗预防仔猪断奶腹泻。一方面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相关致病细菌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猪肉的品质和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之而来。”蔡德敏说。
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公告,2020年起我国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因此,如何帮助养猪场在全面“替抗”的情况下,减少仔猪断奶腹泻患病率和死亡率成了他们团队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他们研究发现,猪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繁多且复杂,其中细菌最为主要。这些微生物在猪的肠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帮助消化、吸收养分、维持肠道健康等。因此,保持猪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便可以在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下保障机体健康。
走出实验室服务30万头猪群
“要想保持肠道内微生物平衡,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在饲料中加入益生菌。” 团队指导老师之一胡平说。他们以菌种筛选为突破口,成功在健康抗腹泻仔猪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细菌——约氏乳酸杆菌N5。
通过对患病仔猪进行灌喂实验,发现约氏乳酸杆菌N5处理组仔猪的腹泻率明显降低,且能有效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朝着免疫耐受方向发展,为推动通过营养调控动物肠道健康替代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了有效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动物营养》(Animal Nutritio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完善生猪产业链条,事关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大局。为了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团队成员一直奔走在江苏省南京、南通等十多个县市养猪企业,服务南京莉红养殖、南通众鑫等共计30万头猪群,有效降低仔猪死亡并节约兽药使用。
“目前,团队正全力攻关以N5为主的后生元系列产品的研发,争取研发出更稳定的‘替抗’产品,从而实现生猪绿色养殖,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守护好健康中国!”蔡德敏说。
关于我们
果果圈模板站提供精品ppt、word文档、Excel表格模板,覆盖各种行业、用途、风格,做更懂你的模板资源站
联系我们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