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报道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许多父母会优先考虑桌子上的护眼灯。那么护眼灯怎么选?
根据《GBT 20145-2006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和GB/T 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眼科君为大家整理出以下4大硬性挑选标准,一起来看看吧~
1.蓝光危害
家长们最“闻之色变”的莫过于台灯的蓝光,过强的蓝光会对人眼睛的视网膜造成损伤。
但其实蓝光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自然界的阳光当中就有蓝光的部分。此外,蓝光还广泛存在于电脑、手机、电视、霓虹灯、汽车车灯当中。
国际照明委员会将视网膜蓝光危害分为4个等级——
蓝光安全级别分类
RG0:无危险类,灯在标准所定义的极限条件下也不造成任何危害。所包含的蓝光危害部分定义为在10000s内不造成对视网膜危害。
RG1:低危险类,无附加要求,所包含的蓝光危害部分定义为在100s内不造成对视网膜危害。
RG2:中等危险类,所包含的蓝光危害部分定义为在0.25s内不造成对视网膜危害。
RG3:高危险类,光源在短瞬间造成危害。
GB/T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中规定了蓝光危害类别不应超过RG0,建议儿童和青少年选用RG0(无危险)产品。
不过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台灯的蓝光危害,蓝光危害与眼睛的距离有关,离人体越远,危害越少。由于读写作业台灯可以随意移动,因此,家长要注意保持台灯与小朋友的距离,不要离得太近,且直视光源不超过100s,同样不会造成视网膜蓝光危害。
2.无频闪
光源频闪现象就是指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
如果眼晴长期暴露在严重频闪的环境中,这会造成头痛和眼疲劳、引发光敏性癫痫病、导致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不过目前市面上的灯,频闪似乎有点被过度强调了。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其实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制造的灯,电流稳定,所说的无频闪基本可以达到。
建议大家尽量选择频率大于3125Hz,这样就无需担心光源的频闪问题。
3.色温和照度
点亮看光色,自然光最佳。光色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色温。
灯光太白的不行,会让人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尤其小朋友,长时间很容易让眼睛肌肉疲劳。
灯光太黄也不行。低色温下,尤其在3000K以下色温的光环境里,人们会提不起精神,呆久了会昏昏欲睡,工作效率很低,不适合做学习工作用灯。
很多专家认为最佳的学习光线必须和自然可见光高度相似,色温在4000K左右,最为舒适放松。这种光线和冬日10点,夏日8点的太阳光相似,与人在灯下阅读、工作、手工时需要的精神状态最契合。
除了色温,还应该考虑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照度可以简单理解为灯够不够亮,数值越大越好。而照度均匀度就是光照得够不够均匀,数值越小越均匀。
不均匀的照度会使眼睛对目标的移动进行频繁的调节,这就容易引发视疲劳。根据规定,在进行读写作业的中 央区域和边缘区域,灯具的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至少要达到A级,更好的是达到AA级。
A级的照度要求是,中 央区域照度至少达到300lx,边缘达到150lx。
AA级的照度要求是,中 央区域照度至少达到500lx,边缘达到250lx。
A级和AA级照度均匀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的要求均为不超过3。
由此可见 为了更好地保护眼睛
我们最好选择AA级别的照度
4.显色指数高
光源照到物体上后,被照物表面显现出来的颜色,称为光源的显色性。
一般显色指数是表示色彩真实性的指标,一般显色指数越高,表示在这类灯光下的物体颜色越接近真实颜色。
人们总是习惯以日光照明下的物体色作为物体的本色。若人工照明的光源显色性较差,人眼的舒适度也会因此降低,从而加重了视疲劳。
那么,多高的显色性才够呢?国际照明委员会按用途不同列出显色性的推荐标准,对于一般照明,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选择显色指数(Ra)达到80-90的光源。
挑选护眼灯的4大硬性标准
1.无蓝光(RG0标准)
2.无频闪(f>3125Hz)
3.足够和均匀的照度(AA级)
4.显色指数高(Ra> 80)
其实,没有一种灯能够真正保护眼睛,保护眼睛需要的是:
适量的户外运动
良好的阅读习惯
减少近距离阅读
以及,充足的营养和安全适宜的光环境。
关于我们
果果圈模板站提供精品ppt、word文档、Excel表格模板,覆盖各种行业、用途、风格,做更懂你的模板资源站
联系我们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