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次感慨:每次陪孩子睡觉,我都特别想睡觉,而且真的会比孩子睡得更快。事实上,许多母亲对这种感觉产生了共鸣。
要陪睡是缺乏安全感吗?
不能这么理解。
孩子依恋父母,想与父母多待在一起,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不代表缺乏安全感。
那哪些表现说明孩子有安全感,与身边的人有健康依恋关系?
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作者分享了孩子有健康依恋关系、有安全感时的几个特点。虽然不是严肃的学术理论或科研论文,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所以分享给大家作为兴趣阅读。
以下表现,说明孩子有健康依恋关系、有安全感:
依恋父母
对孩子来讲,他们更喜欢与自己的父母相处,这是亲子之间健康依恋关系的表现。比如,孩子去幼儿园了,他们可以很好的与其他人相处,相处过程也不会有太多焦虑情绪。但他们更喜欢与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
所以,不能把孩子喜欢“粘着”爸爸妈妈,等同于缺乏安全感。
愿意听从父母的指令
健康的依恋关系促进信任关系。当孩子信任父母,他们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指令,因为他们相信爸爸妈妈的指令是让自己更好、更安全。
当然,这不代表孩子什么都要听我们的,也不代表我们的指令永远都是对的。
向父母寻求帮助和安抚
当孩子信任父母,他们认定父母是最了解自己、最值得依赖的人。因此,遇到困难、感到害怕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父母。他们相信,只要自己有需要,爸爸妈妈就会在那里。
所以,孩子向父母寻求安抚,是他们信任父母,从父母那里能感到安全感的表现。
不因为短暂分离而改变亲子相处
亲子之间健康的、牢固的依恋关系,不会因为短暂的分离而立刻消失。因此,只要有健康依恋关系,孩子与父母短暂别离后,重聚时依旧是愉快、轻松、而自然的。
平和、融洽的与他人相处
孩子能够比较平和而自然的与其他孩子相处,不会因为有其他孩子在场而感到焦虑或担心。
另外,孩子表现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分享、赠予、接纳等行为,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体现。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社交特点,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
能够平静地等待
当有需求的时候,孩子能够平静地等待,不会因为稍稍等待而变得焦躁,因为孩子们的内心是安全的、笃定的。比如,轮流玩玩具的时候,孩子能够平和的等待,知道别的孩子玩好了,等轮到自己,就可以玩了。
当然,等待本身,对孩子来讲并不是容易的事,其实对大人也一样。只是,当我们心中有底的时候,哪怕需要等待,但也不会因此而变得焦虑、烦躁。
自信、独立
健康的依恋关系,不仅促进孩子与父母或他人之间的信任,同时也能让孩子更自信和独立。
而自信、独立的孩子,他们更愿意探索周围的世界。比如他们愿意了解周围的人或事物,不会因为害怕而拒绝一切新的人或事物。
所以,爱探索、自信、独立的孩子,往往也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年龄不同,与家人、同伴的相处特点都会不同,因此,以上作为大家的兴趣阅读,没必要生搬硬套条条框框。
宝宝多大不用陪睡?
因宝宝而异,也因家长而异。
宝宝入睡,不再需要家长陪伴和安抚,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是“技术”层面
宝宝能够自己入睡,不再需要家长陪伴和安抚,则说明宝宝已经获得自主入睡的能力。宝宝能自主入睡,至少要等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入睡方式和作息规律。
因此,宝宝最终获得自主入睡的能力年龄不同,则意味着不再需要陪睡的年龄也不同。
第二个是情感层面
很多孩子虽然能够自己入睡,但是因为情感上的需求,比如想跟妈妈或者爸爸在睡前再多呆一会,想让父母多陪陪,这时候如果家长也愿意多陪陪,则会让陪睡的状态持续更久一些。
因此,从情感层面,会与每个家庭的育儿理念和选择有关,不同的育儿理念和选择也可能会导致最终不再不陪睡的年龄不同。
总之,多大不用陪睡,与孩子的自主入睡能力有关,也跟家长的育儿理念相关。只要彼此都觉得舒适的,想陪多就陪多久。如果因为客观条件受限而无法睡前陪伴,或者因为孩子睡眠上出现了困难,则建议用科学的方式,陪着孩子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入睡习惯和规律的睡眠作息。
关于我们
果果圈模板站提供精品ppt、word文档、Excel表格模板,覆盖各种行业、用途、风格,做更懂你的模板资源站
联系我们
选择支付方式:
付款成功后即可下载
如有疑问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gq_bm后咨询客服